3月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闭幕,今年两会期间不乏很多提到AED配置的声音。
多位政协委员提议 全力推动AED普及率
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提到要扩大AED的普及覆盖范围,集中多方力量实现多个场景AED的应配尽配。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孙达提出建议:国家层面设立急救宣传主题日,多方联动,呼吁建立社会救助联动体系,多渠道筑起“生命防线”,对社会急救行为给予法律保护和社会认可。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同江市电子商务发展中心主任刘蕾表示:推进AED普及应用,需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生命至上,以国家干预来监督保障AED应配尽配、能用管用,迫在眉睫。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总部麻醉科主任方向明在采访中表示:建议加大AED的数量投放,更要加大使用科普。据调研显示,97%的民众不是从业人员并不会使用AED,因此AED的使用普及至关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常务副会长兼法人秘书长、中国医学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敖虎山建议鼓励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提高校园AED配置率,提高校园心肺复苏培训质量和效率;重点关注欠发达地区校园,推动急救资源下沉。
早在2019年的两会中就有提到公共场所配置AED的重要性,近几年关于AED配置的话题在两会中的热度越来越高。人大代表们提出的提案推动了AED领域内的立法,目前关于AED配置的立法有全国性法律和地方性法律两种。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075号提案中明确指出: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做法,开展公众实施除颤(PAD)计划,对抢救实施者予以免责保护。通过立法,启动制订《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相关的国家性法规办法,推广配备使用AED的实施细则,就公共场所配置AED的政府责任、场所选址规范、培训宣传内容及急救法律责任等作进一步明确,为推广配备使用AED提供保障,推动我国公众急救能力提升。
除了《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全国性的法律法规,盐城、杭州已有相应的地方性法规。
2023年9月1日,盐城市正式实施《盐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决定》,明确公共场所配置AED的各方责任,把有关AED的各个工作环节都纳入法治轨道,被列为江苏省设区市立法精品示范项目。预计到2026年,盐城市将配置6800台AED。
2020年8月,杭州卫健委对市人大十三届五次会议拱36号建议进行了答复,针对代表市人大十三届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医疗救护员培养和独立从业法律保护的建议》进行了明确的答复,表示将推动杭州公共卫生领域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及修改进程。
作为中国的两大政治会议,两会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民主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从本次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的提案来看,日后关于AED配置的各类立法将会提上日程,在政策的持续驱使下,国内AED市场将驶上发展快车道。